金融科技應用學士學位學程(桃園校區)
學系特色
(一)教育學生具備核心能力。
(二)訓練學生創新金融商品與服務。
(三)培養金融與科技融合運用之技能。
(四)具備金融科技國際觀及掌握國際趨勢。
(五)責任、團體、榮譽、服務等人格教育、內化與自然實踐。
(六)金融科技、普惠金融、微型金融、社會責任之正確使用與踐行。
(七)金融科技學士及碩士學程紮實對接訓練。
(八)詳細內容:學程首頁:http://fta.mcu.edu.tw/ (link is external)。
學科意涵
金融科技應用學士學位學程:
(一)以金融專業為基礎,引領科技發展。
(二)以科技發展為根基,創新金融業務。
(三)金融科技應用:帶領學子走過一段金融商品或服務之過程,最後導入創新實驗。
(四)學士學位學程:以跨領域、融合課程學習、微學分之設計使學生學習多樣化。
學習方法

1.理論深厚:金融科技理論學習。
2.實務操作:跨領域產業學習與工作坊實作。
3.科技根基:大數據判讀、運用與科學家養成。
4.應用發展:風險掌控與創新實作與理論更新。
[圖解:內外兼具、適才適性]

FOUR IF
創新金融科技(Innovative FinTech)
持續追蹤預見(Incessancy Foresight)
積極主動融合(Initiative Fusion)
普惠金融實踐(Inclusive Finance)
[圖解:精益求精、循環創新]

三創引導教育
創意:具有價值的新點子產生
創業:使用於商業並蒐集資訊
創新:計有框架打破尋求革新
[圖解:綜合領域、創新教育]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學程以理論、基礎、實作與應用為四大核心,課程設計分為基礎、金融、資料、市場與法規五大主軸,廣泛培養學生金融科技基礎能力,並使學生深入具有興趣的主軸中學習。以此根基,從學理與實務進行反思,對於深入的主軸中加深家廣進行研究,並培養學生對於現行制度提出建議,賦予金融科技對於社會更有助益的創新意涵。與其他科系不同的最大特色就是:學程係以培養學生具備多工專才之能力。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出路發展上具備新穎選擇性,但同時兼顧每個領域既有的發展,讓學生適性選擇。
- 金融證照會因應金融與科技變化而多樣化,且是從事金融業之重要必備要件。
- 碩士班研究所已設立完成,第一屆招生目前滿額,吸引許多跨領域學子及實務工作者報名就讀,銜接學士課程,進行金融科技專業之深化研究。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跨領域之學習主要之目標讓學生開闊視野,以金融為基礎帶動科技發展,以科技為基礎創新金融發展。
- 多工專才之培養、跨領域學習進行碰撞式思考。
- 藝術、體育之專才,經過學程訓練後,與金融科技產生出新時代領域的創新與就業市場。
- 語文能力之培養對於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之對接及實踐,不可或缺。
補充提醒與說明
建議學生可先至學程網頁http://fta.mcu.edu.tw/zh-hant (link is external)了解基礎資訊,並透過網頁中之數位資源彙整金融科技相關知識與發展潛能,建立基礎概念。
誠摯邀請家長與各學校輔導單位與我們聯繫,透過來校參訪與至各高中開設基礎金融科技課程,讓孩子、家長與老師真正認知我們的教學理念與方式,也讓有興趣的孩子提早準備學習歷程檔案,增加錄取機會。電話:03-350-7001 #5384。
多元能力
外語能力:外國語文聽說讀寫能力。
數學推理:了解數學概念、公式與推導邏輯,用以解決問題。
組織能力:能掌握細節、依規則有系統地安排事務或完成任務。
說服推廣:讓他人同意觀點、聽從建議,進而改變看法或有所行動。
領導協調:能帶領大家執行任務或為相同目標而共同努力。
文書處理:能快速地查找與記錄資料,妥善管理並檢核其是否精確。
閱讀理解:能理解文章的意涵與邏輯,及所想傳達的訊息與想法。
計算能力:能熟練地運用基礎的加減乘除運算,並快速且正確地推算與導出答案。
個人特質
社交性:活潑熱情、健談多言、善於交際、樂於與人群互動、人際層面廣泛。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合作性: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事情;能包容,勉力求全,願意妥協。
深思性:思考深入,審慎嚴謹,考慮周詳。要收集完整資訊再做決定,盡力面面俱到。考量若不周詳寧可延遲。
探究性:願意突破現狀,接受新的及未知的挑戰、情境或學習內容。
適合從事工作
大數據科學家
數據之分析、統合、挖掘、建模、結構處理與整合、演算法之撰寫與修正等。
金融科技監理專家或主管
利用金融科技、法規與監理之結合,擔任監理專家或主管執行金融監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