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與創新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全英語授課.臺北校區)
學系特色
本學程是台灣唯一以全英語教學搭配第二外語訓練之時尚與創新管理相關學系,學程特色為「注重美育培養、落實美學札根教育」、「理論與實務並用」、「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及「全球就業競爭優勢」。未來發展包括流行預測、藝術總監、採購、商品企劃開發、視覺行銷、品牌行銷與管理、時尚編輯、活動策畫等。
學科意涵
課程以建立美學基礎為主軸,探討時尚商業模式及國際時尚品牌策略。三大課程核心為時尚美學概念、市場行銷、品牌與創新管理。以國際化時尚教育角度為考量提供學生專業的課程訓練、增加學生將來在學術和職場上競爭力。
學習方法
實作練習:運用各種材料的蒐集與靈感具體化的傳達並針對商品開發進行討論,此為業界最常運用之視覺溝通方式。[圖解:情緒板(mood board)構思與呈現]
個案討論:行銷及管理類課程均大量導入時尚產業真實案例,因此檢視、討論及分析為學習重要途徑。[圖解:分組個案討論與分析]

產學合作:不定期與時尚業進行聯名產品開發。讓學生應用課程理論至實務體驗,經歷完整時尚供應鏈之流程。[圖解:聯名商品宣傳拍攝]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台灣過往所設立之大學程度時尚相關學系皆以設計為主要導向,近年來才興起設立時尚行銷管理相關科系的傾向。但歐美等先進國家,早已為迎合市場人力需求,投入大量資源培育時尚管理人才。有別於一般大學商管科系裡的知識,研究時尚產業專有的商業經營模式,以及時尚消費者特有的行為理論模型成為獨樹一格之管理學門知識。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除了在時尚產業工作之外,在校學習的品牌包裝及行銷溝通等管理技能皆能應用於各類別公司的行銷或管理部門,並展現出獨特品味及美學視野。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學程致力於區別出與商管科系不同的特色,更極力顛覆服裝類科系僅只設計人員的傳統觀念。積極培育懂時尚美學專業,同時也能以量化的銷量與成本去思維和衡量品牌傳播與行銷操作的技巧的人才。
補充提醒與說明
學程前身時尚創意管理學程於民國105年成立,學生來源主要分為二個管道:台灣生校內轉系與外籍生申請入學。於109學年度起以時尚與創新管理學士學位學程正式對外招收台灣高中生。修業期間以全英語授課,修業期滿,授予學士學位。
多元能力
閱讀理解:能理解文章的意涵與邏輯,及所想傳達的訊息與想法。
寫作表達:能運用精準的詞彙、語句寫作,有效並正確地傳達訊息或想法。
計算能力:能熟練地運用基礎的加減乘除運算,並快速且正確地推算與導出答案。
外語能力:外國語文聽說讀寫能力。
文字創作:透過文字表現創意,如廣告文案、口號標語、或詩詞小說劇本等文藝作品。
藝術創作:透過音樂、舞蹈、繪畫、設計、戲劇或雕塑等創造或表現,來傳達想法與展現自我。
組織能力:能掌握細節、依規則有系統地安排事務或完成任務。
說服推廣:讓他人同意觀點、聽從建議,進而改變看法或有所行動。
領導協調:能帶領大家執行任務或為相同目標而共同努力。
助人能力:主動關懷需要幫助的人,並能諮詢、協助他人解決困擾或完成任務。
文書處理:能快速地查找與記錄資料,妥善管理並檢核其是否精確。
個人特質
客觀性:多元客觀,易於參考接納外部意見,願意接納意見並有彈性。
合作性: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事情;能包容,勉力求全,願意妥協。
探究性:願意突破現狀,接受新的及未知的挑戰、情境或學習內容。
變通性:思考行事彈性活潑,喜歡變化、改變、創新,充滿想像力與新點子。
主導性:喜歡影響及領導他人、主導事物,樂於擔任指揮或帶頭角色。
社交性:活潑熱情、健談多言、善於交際、樂於與人群互動、人際層面廣泛。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開朗性:樂觀開朗精神飽滿,心無掛礙輕鬆愉快,幸福滿足心理負擔低。
適合從事工作
時尚造型師
熟悉當前時尚趨勢且具備色彩與布料相關知識,以獨特的觀點創造具魅力之形象。並建立業界豐富人脈,以優異的溝通技巧完成客戶目標。
商品企劃開發
為公司開發出一系列具市場性且能賺錢之商品,以達成公司銷售目標和財務預測。職責包括:分析銷售數據、保持最佳存貨量、決定促銷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