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統計與資料科學學系(桃園校區)
學系特色
應用統計與資料科學學系(簡稱,統資系),教育目標著重於培養具有『決策判斷力的數據分析人才』。為順應大數據時代洪流,因應金融科技時代的人才需求,本系以大數據資訊為主軸,培育科技統計人才,厚實學生的專業資訊能力,結合統計專業能力。統資系精心打造了大數據平台環境以及開源資料庫,為師生提供了統計實務環境。著重於金融科技市集應用面作為本系的發展特色,於107學年度大學部分2組招生:應用統計組,大數據管理組。
學科意涵
應用統計與資料科學學系是探討生活中資料的訊息,由統計分析實作程式的過程,訓練邏輯思維,進而達成解決問題及跨域整合應用的能力。 因應大數據時代的人才需求,以大數據資訊為主軸,培育資料探勘之科技人才,強化數據分析能力,進而達到決策管理目的,著重於應用面以為本系之發展特色。
學習方法

傳統與網路平台:經由老師講授課程,作業練習,實習演練,課堂討論與網路平台進行學習。[圖解:銘傳大學Moodle數位教學平台]

自主學習:鼓勵同學在課程學習過程,運用網路資源,培養自主探索能力,進行相關課程之自主學習。[圖解:線上自主學習統計學(二)]

做中學:強調做中學將實務與統計結合,經由數據蒐集、資料整理,分析、報告撰寫與發表等過程,以團隊或個人進行學習。[圖解:105-106學年度學生優秀專研海報成果]

產業結合:學生經由實際到產業的實習,學習體驗業界的實務應用。[圖解:透過系上引薦學生至企業實習並安排參訪]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與電腦相關學科不同,不是著重在電腦科技與軟硬體的設計或創造技術的突破與革新,而是學習藉由雲端,資料庫,擷取、分析探索資料訊息,這些資訊可以是商業、管理、醫學、生物、工業等方面的應用。
- 應用統計與數學系、統計系或資訊管理學系亦不同,是學習基礎數理知識後,加強資料分析能力與程式撰寫訓練,藉由資料蒐集、整理,應用統計方法分析資料,挖掘訊息,注重資料科學的養成,提供完整的資料科學能力的訓練。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畢業後不只可朝會計師、保險業務或商管類等出路,其實本系畢業可以有相當多元的生涯發展,只要有數據分析處理需求的地方,就有我們可以選擇的。因此,本系以往畢業生的出路相當多元,有教師,有在新創公司、金融、產銷,物流,生技、醫療、保險、品管、工業資訊等方面,就看您的興趣與選擇。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應用統計非數學,是以數學為工具探討資料的特性。
應用統計非會計,除檢視資料的訊息,亦可下決策或預測。
應用統計非單一學門,屬整合多學門資料應用的科學。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除教師專長類別相當多元外,教師們擁有極高的教學與輔導熱忱。本系有商業、工業及生物三統計資訊學群外,還有財務、大數據二統計學分學程,學生亦可選修輔系、雙主修跨領域學習。本系亦有研究所,同學可利用五年時間完成學士及碩士學位。由於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挖掘資料訊息的需求日增,應用統計組訓練學生的統計分析能力,程式語言能力,培育資料分析的專業人才,將統計應用到各個領域。提供畢業生升學或就業多元選擇。
多元能力
閱讀理解:能理解文章的意涵與邏輯,及所想傳達的訊息與想法。
數學推理:了解數學概念、公式與推導邏輯,用以解決問題。
組織能力:能掌握細節、依規則有系統地安排事務或完成任務。
助人能力:主動關懷需要幫助的人,並能諮詢、協助他人解決困擾或完成任務。
計算能力:能熟練地運用基礎的加減乘除運算,並快速且正確地推算與導出答案。
文書處理:能快速地查找與記錄資料,妥善管理並檢核其是否精確。
個人特質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客觀性:多元客觀,易於參考接納外部意見,願意接納意見並有彈性。
堅毅性:專注投入,竭盡全力,有始有終,堅持到底,使命必達。
探究性:願意突破現狀,接受新的及未知的挑戰、情境或學習內容。
適合從事工作
公務人員與教育界
統計人員(高普考)、行政院各處室統計人 員、參加特殊資格考試(如普考、高考等)、教育統計人員、測驗分析人員、教材教法評量人員、數學科教師、統計科教師。
金融、保險業
銀行財務分析師、信用分析人員、金融投資人員、金融辦事員、精算人員、風險管理人員、保險課程規劃專案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