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應用與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全英語授課.桃園校區)
學系特色
國際學院資訊科技應用與管理學程為全英語授課之學程,並同時招收台灣生及境外生,提供一個國際化及跨文化的學習環境。課程架構以資料分析應用、應用軟體開發及資訊管理為三大主軸,未來可接軌最新議題如巨量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
學程發展特色:
- 堅強的IT課程基礎,涵跨資訊與管理雙領域
- 注重實務實作的學習環境
- 深度多元的國際交流,接軌各國文化
學科意涵
本學程橫跨資訊學群及管理學群,為提供計算機實務和商務理論之學習環境,依附區域性社會經濟之發展,鼓勵學生在資訊科技領域充實先備知識。
學習方法

透過專題實作整合所學之專業科技知識。
圖解:資訊展實際展現專研成果
版權:資訊學程系辦提供

各課程提供清楚的課程大綱,並依學習學生學習狀況給予明確進度,並鼓勵學生自己於圖書館 / 網路自己找材料, 強調預習/複習。
版權:資訊學程系辦提供

實務與理論結合, 透過跨國跨校專案合作、企業實習、 企業參訪等活動提早與業界接軌。
圖解:企業參訪參訪叡揚資訊
版權:資訊學程系辦提供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學生可於入學前了解本系課程,先行瞭解本系須具備能如:程式語言相關技能,或文書處理技能。並於閒暇時瞭解科技產業相關時事。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和本學程相關的科系有資訊工程、資訊管理、資訊傳播等科系,本學程與其他學系不同處為本學程為跨領域之學位學程,橫跨資工、資管及商管,同學於大一大二修習跨領域的專業必修課程,大三大四再依照興趣延伸選修資工或資管領域的專業課程。
本學程為全英語授課,同時招收本地生及境外生,學生來自世界各國,除了資訊科技專業知識外,同學可同時訓練語言,學習各國文化,提早與世界接軌。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學程所修習課程包含資工資管及商管,畢業生除了資訊領域相關工作可擔任外,亦有部分畢業生朝商管領域發展。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學程為全英語教學,鼓勵學生於學習及生活中自然使用英語。
- 本學程前身為資訊科技應用學程,已有數十屆畢業生,部分學生入學前擔心跨領域學習會有專業不精的問題,經過四年的學習,畢業後皆於升學就職上皆非常優秀,高達25%進入研究所就讀,其他就業學生也在資訊領域或商管領域有非常傑出之表現。
補充提醒與說明
學程前身為資訊科技應用學程,於109學年度「資訊科技應用與管理」學位學程正式對外招生,可至http://icac.mcu.edu.tw/ (link is external)進一步瞭解本學程之各項資訊 。
多元能力
計算能力:能熟練地運用基礎的加減乘除運算,並快速且正確地推算與導出答案。
外語能力:外國語文聽說讀寫能力。
數學推理:了解數學概念、公式與推導邏輯,用以解決問題。
組織能力:能掌握細節、依規則有系統地安排事務或完成任務。
領導協調:能帶領大家執行任務或為相同目標而共同努力。
閱讀理解:能理解文章的意涵與邏輯,及所想傳達的訊息與想法。
寫作表達:能運用精準的詞彙、語句寫作,有效並正確地傳達訊息或想法。
個人特質
客觀性:多元客觀,易於參考接納外部意見,願意接納意見並有彈性。
合作性: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事情;能包容,勉力求全,願意妥協。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情緒性:心平氣和情緒穩定,溫和自在,面對現實意志堅定,心情不易動搖。
開朗性:樂觀開朗精神飽滿,心無掛礙輕鬆愉快,幸福滿足心理負擔低。
樂群性:關心别人、對人友善、隨和、喜歡處在人群中、樂於參與。
探究性:願意突破現狀,接受新的及未知的挑戰、情境或學習內容。
變通性:思考行事彈性活潑,喜歡變化、改變、創新,充滿想像力與新點子。
適合從事工作
資料庫管理人員
從事設計、開發、控制、維護及安全管理等工作,以維護資料庫正常運行。
軟體設計工程師
從事設計、撰寫、測試各種軟體程式,並協助測試、修改、維護與保管程式之工作。